- 张俊杰;成雅欣;
开展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是推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及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政策分析法,对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70余年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历史考察,剖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进路。研究发现,我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历经了初步建设阶段(1949—1978年)、恢复重建阶段(1979—1989年)、攻坚突破阶段(1990—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我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制度完善力度与建设速度还显不足、多元协同机制还不健全、大学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及测评还不完善等问题。未来要在历史继承上守正创新,即完善顶层设计,深化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制度建设;加强内外合作,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育人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健全完善大学生健康教育测评监管。
2025年04期 v.41;No.194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粤生;夏雪;王先亮;
电子竞技“搭子社交”是数字时代人际关系工具化转向的微观缩影。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剖析电子竞技“搭子社交”的成因与表征,继而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纠偏之道。研究认为,电子竞技“搭子社交”现象的成因主要涵盖以下4个方面:数字技术的驱动与影响;电子竞技的兴起与发展;情感联系的疏离与重塑;社会发展的嬗变与适应。研究发现,电子竞技“搭子社交”具有精准性、临时性、经济性、平等性的表征。最后,提出纠偏之道:强化法律法规约束,全面保障用户权益;加强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交流体验质量;完善内容体系架构,深化文化内涵;夯实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国民素养水平。
2025年04期 v.41;No.194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辰鑫;唐建倦;
不同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的颁布映射出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目标与愿景,深挖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对于把握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律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多源流模型理论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人才培养模式粗放、人才培养渠道不畅、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变迁的问题源流;政策企业家的持续关注、专家学者的集思广益、切身利益相关者的呼吁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变迁的政策源流;国家执政方针与执政理念、人民群众体育观念的转变、域外经验的借鉴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政策变迁的政治源流。三大源流耦合,“政策之窗”开启,其变迁的逻辑特征包括价值功能变迁、治理模式变迁、发展方式变迁。对此,研究认为,以问题源流为导向,持续关注人才培养问题;以政策源流为依据,畅通多元主体表达渠道;以政治源流为核心,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氛围。
2025年04期 v.41;No.194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晓杰;崔丽丽;
村改居社区体育治理是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和公共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微观实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村改居社区在“撤村并居”“城乡过渡”中面临的体育治理主体、受众、内容、导向等要素的复杂性转变,以及体育治理的制度演进、形式变革、资源重配等方面的矛盾性张力。针对由“村治”到“城治”的转型梗阻,提出要以体育治理主体的协同化形塑协同善治格局、以体育服务设施的规模化应对社区成员激增、以体育供给场景的多样化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以体育治理理念的民主化聚焦群众民生三感,实现村改居社区体育治理样态的重塑。也应通过元治与自治的协调运作、柔性与韧性治理的相互结合、社区智治的全面探索,以革新“五治”融合的村改居社区体育治理模式。
2025年04期 v.41;No.194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